新闻报道
中国古代有“父亲节”吗,形式上与现在有什么不同?
发布时间:2022-06-19 11:56:49
  |  
阅读量:998
 编辑:超级管理员
 来源:本站
字号:
A+ A- A

古代父亲节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,它的倡议者是孔子。《孝经﹒开宗明义章》认为:“夫孝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。”孔子认为用孝道表达对父亲的感恩,是一切道德的根本,也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。

98.jpg

不 为 无 用 之 事    ·   何 以 遣 有 涯 之 生

子孝父心宽,对于父辈来说,子女孝顺比什么都好。

古代父亲节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,它的倡议者是孔子。《孝经﹒开宗明义章》认为:“夫孝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。”孔子认为用孝道表达对父亲的感恩,是一切道德的根本,也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。

孔子曰: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,一则以喜,一则以惧”意思是说父母的生日,子女不可不知,既为父母高寿而高兴,又替父母年事已高,子女感到忧惧。在这种背景下,父亲的生日,成为子女表达孝心的最好时机。

《诗经・豳风・七月》诗云:“称彼兕觥,万寿无疆”、“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”。早在春秋时期,酒是子女祝寿的最佳礼物。在唐朝,父亲的寿诞有了浓厚的仪式感。文人封演撰写的《封氏闻见记·降诞》中,记载:“近代风俗,人子在膝下,每生日有酒食之会。”生动记录了古人祝寿的情形。

古代民间还关注父母的结婚纪念日,将其叫做“天伦日”。《礼记》有云:“婚礼者,将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庙,而下以继后世也。”在古人眼里,婚礼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大事。南宋词人周密在《齐东野语·巴陵本末》中,认为:“人伦睦,则天道顺。”其中既体现了长幼尊卑的等级关系,又表达了血亲之间的天然联系。

在天伦日,子女在家举行九拜大礼,感谢父母赐予生命的血脉恩情。南宋词人陆游和唐婉的天伦日,长子陆子虞召集弟妹,举办庆祝仪式。整个仪式十分注重礼仪。子女屈膝跪地,稽首行礼。

行礼时,必须左手压右手,拱手于地,头缓及地,停留片刻,抬头后手在膝前,头在手后,这就是最为隆重的九拜大礼。在某个“天伦日”,陆游完成了千古名篇《示儿》。在讲究孝道的古代,天伦日是阖家团聚的重要日子。

子女生日,也不能忘了父亲的恩情。孔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;父没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道,可谓孝矣。”意思是说父亲在世,子女要有孝敬的德行,父亲去世,子女同样要有尽孝的行为。在古代,成年子女过生日,在父亲的安排下,先祭拜祖先、天地、师长后,才能庆祝自己的生日,强调家族不忘本的传统。

现代的父亲节,欢聚一堂,赠送礼物,吃顿晚饭,足以表达相互的感情。在古代,孝敬父亲,是当时的社会共识和舆论焦点,也是评判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准,古人除了物资追求之外,更加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。

《诗经﹒蓼莪》有诗云:“父兮生我,母兮鞠我。抚我畜我,长我育我,顾我复我,出入腹我。欲报之德。昊天罔极!”诗歌的大意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浩大广阔,子女报答父母也是理所应该的。

其实,父亲节不过是一个文化符号而已,只有注入了双方的感情才有真正的意义。子女再忙,也要常回家看看,一声爱你,一次握手,胜过父亲节的礼物千百倍。